close
《公園生活》吉田修一;鄭曉蘭譯(2002年芥川賞得獎作品)
「有些事情只有在公園裡,才能毫不在乎。有些感覺只有在公園裡,才能得到歸屬。」
在網路上看到有人介紹這本小說,引起我的興趣,便去圖書館借出來看(真巧,中正圖書館他的作品也只收這一本)。喜歡他的作品的人說:他描述出現代人的不安定感;作者本身則覺得,因他不屬於東京,也不屬於故鄉,在兩者之間猶疑的孤獨和鄉愁,成了他的書寫動力。
這樣的感覺也同樣發生在我身上,所以我好奇地想在作品裡,找出那種無法安定的「安全感」、「歸屬感」或直接稱之為「疏離感」。但是,不知是不是我的疏離感還不夠深刻,看完後仍有些不瞭解他所傳達的感受。何說,高行健曾說「我在哪裡,故鄉就在哪裡。」,他建議我轉個角度想,其實不需要將情感全依憑在一個地方,只要記得自己心中的「根」。
我的確可說是個飄零的人,因為求學所以漂泊,從高中時代就開始離家生活,父母親的家鄉又不同地方,因此,全台灣從南到北,我都曾經熟悉卻也不夠認識,那就是我最近想思考的我的「根」與現代人相處間的「疏離感」。
看完這本日本作家寫的中篇小說,有些文句讓我可思索、回味,但我有些感覺仍未抓住神韻,我想,我還需要再想一想。
全站熱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