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20140223  
圖說:早上在「會社」報告。下午一起搭捷運到橋頭,參訪高雄大學在橋頭的糖廠基地。

 

第三週2/22(六):
大家都摸清楚了,木工班是採完成制,所以不管想休息或是太累,時間都很彈性。早上就帶著早餐,大家到班就圍成不同的圈,各自聊天醒腦。
時間差不多,就開始準備工作。老師講解「鳩尾榫」,今天沒有示範,直接開工,但是師傅整天都會陪我們,有問題直接找。

今天畫圖很進入狀況,已經可以在腦中轉換立體圖,而且哪裡該畫也都知道。只是還是會偶而出包,還好同學們都會幫忙注意,且適時提醒,所以改完就可以直接進行。
不過,有點忘記上星期學的鑿刀技巧,總是忘記要一點一點的鑿才比較快、比較不會錯。
手鋸對我來說比較容易,因為夠鋒利。我只要注意不切到手,記得多預留些空間,「鋸路」才會剛好在線上或線外一些些,之後才有修改的空間。

因為上星期傷口還沒好,今天戴了薄的乳膠手套保護,可能不夠貼手,也可能因為摩擦力度太大或太頻繁,所以還是會不小心就破掉,但是還是有起了些效果。我的榫接頭需要用快乾黏的時候,手套有隔離效果。
不過,後來手套不夠,所以我的手指就直接接觸快乾,有五隻手指頭後來都乾得硬硬的。

學到一招,可以撿煙頭(蒂),撕開外包的紙,撕裡面的海綿,墊在要黏接的兩邊中間,上幾滴快乾後,乾得又快黏得又牢。

必須承認,自己的手沒有很巧。深深體認,手指真的很重要,指尖、指腹、指節都是經常使用的部位,要好好保護。

 

2/23(日):

結業時,要交出一份報告,所以這星期先簡單報告,看看大家尋找老屋或其他線索的進度。
17位同學,一個人約5-10分鐘,最後由老師總結。
聽到很多很精彩、很仔細的挖掘,同學們真的臥虎藏龍,大家都很有兩把刷子。

親自去走一遭,用腳、眼來認識自己生長的城市,多停留更多以前未曾留意的風景。感覺好奇妙。
大家看事情的角度都不同,提出來的觀點、看待的方式也不太一樣,其實也挺有收穫,透過這麼多雙(也有幾位外地人)眼睛讀到的高雄。

簡單吃過午餐,大家一起搭捷運去橋頭糖廠。
好久沒去橋頭了,變化好大,很熱鬧的感覺,假日很多人去散步遊玩。

高雄大學的糖廠基地是六連棟,我們在那裡待了快四個小時,聽老師講解修復、認識現況,又多瞭解了一些東西。
之後,幾個同學一起去吃冰,還吃了「橋頭黃家肉燥飯」,運氣很好,因為店家表訂營業到五點,我們五點多到,剩下最後幾碗,賣完就打烊了。簡單肉汁、肉燥,甜甜的、也不膩,香香的、讓人一口接一口。

 

之後週末沒有木工班怎麼辦?同學們都很親切,來自各地各行各業的朋友,真的好開心能認識大家:)

arrow
arrow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蘊清 的頭像
    蘊清

    字格絮語

    蘊清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