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3.12.31-2014.01.01跨年,五月天演唱會。
看了跨年的演唱會,似乎便預告了今年的精神生活會很精彩。
今年真的看了很多表演,從經典的大劇團跨足進小劇場,各有風情。
1/3(五)雲門 稻禾。
因為先在台東看過首映,稻田的天然舞台與蟲鳴鳥叫是最悠揚的配樂,那天的記憶非常深刻,很衝動的一天來回只為看舞台劇,花了很多車程(和同事搭火車去),卻很愉快。
所以,後來在文化中心看正式版,舞作章節是完整了,感動卻削弱了。不過,現代舞還是很吸引我,尤其雲門,雖然我都看不太懂,還是很想感受。
2/3(一)2/4(二)電影館看電影 爸媽不在家、寂寞拍賣師(寒假)。
這兩部是看了電影館的電影成習慣後,春節特地找時間去看的,就當作冷門電影的代表吧。《寂寞拍賣師》非常好看,後來用電腦看了三四次都還不膩。
3/8(六)最後14堂星期二的課(果陀)。3/14(五)口對口人工呼吸 1(大雞腿)。3/22(六)越級申訴 讀劇會。
喜歡《最後14堂星期二》的書,也愛戲,後來買了劇照本,演員演得很好、很深刻。
「口對口」是高雄在地的小劇團,很努力做戲、賣票,雖說是為捧朋友的場,卻也看得興味盎然,很現代、很喜劇。
讀劇會的形式,挺有趣的。本來以為是單純念劇本,加一些肢體動作而已。沒想到,演員很認真,還是都背了台詞,很流暢的對話呈現、也有換位,幾乎就是動作比較少的演出了。
4/19(六)講座 王聰威。4/20(日)舞台劇 天堂大酒店(春藝)。4/23(三)講座 逍遙園(會社)。4/30(三)豫劇講座 王海玲。
王聰威 講座是臨時起意,卻聽到一些編輯相關的小知識,且獲得簽名:)
逍遙園和豫劇,就都是認識的朋友介紹、捧場,能有不同於平常自己所關注的領域拓展,也是額外的許多收穫。
天堂大酒店,則是非常好看,所有演員都戴面具,只有六個演員,卻能有超過十個角色,等於每個演員都身兼好幾職,卻能在不同角色裡有合適的表演。劇情很容易懂,笑中帶溫馨,演員功力真的很了得,難得有簡單的座談,看到演員們各個滿頭大汗的出來回答問題,就知道他們真的很賣力在每個角色上:)
5/2(五)舞台劇 渴求(愛慕)。5/24(六)舞台劇 孽子。
沙拉‧肯恩的渴求,讓我想起邱妙津〈鱷魚手記〉,那種挖掘心底的傷、揭開瘡疤的刺,一點點、慢慢的,零碎的、累積的。
孽子則是繼書、電視劇,必看的選擇,加入舞蹈元素,讓主角非常吸睛,媽媽也演得很好阿~
6/1(日)口對口人工呼吸 2(大雞腿)。6/21(六)八月,在我家(綠光)。6/29(日)音樂舞台劇 天天想你。
口對口延續一貫輕鬆幽默,大家都看得懂的生活日常。
八月,在我家。我也喜歡阿~也想看「八月心風暴」電影。
天天想你,就該好好起來唱阿~節奏搭得很好,追尋自己心中的夢想。
7月暫停,去了蘭嶼、要練跳舞、還有暑輔。
8/9(六)史努比(+好身手)。8/30(六)舞台劇 不能自己(獨角戲:娟姐的故事)。
史努比應該是大小朋友都喜歡的,只是展場的公仔不多。而好身手(手作展覽+販賣)則滿有趣的,逛得很開心~
不能自己,是我們舞作的燈光監督 娟姐,將自己的故事全演出來,雖然用比較隱晦、唯美的方式,不過看得有些小揪心。
9/12(五)口對口人工呼吸 3(大雞腿)。
每一場都各有主題,剛好跳完舞展,所以這回在同一個場地,坐在台下看別人演出,感覺大不同阿~
10/18(六)伍佰演唱會。10/24(五)人間條件6(綠光)。10/25(六)高雄電影節:真幌站前多田便利屋2(開幕片)。
不特別喜歡或討厭伍佰,只覺得他唱歌總有種自己的腔調、發音,唱情歌則有種滄桑的溫柔。演唱會的人沒有坐滿高雄巨蛋,我們的座位在二樓側邊,是個安靜的角落,我的右手邊是夫妻,妻子挺著大肚子來看,其實覺得挺溫馨的,如果有一天,我懷孕了,是否還能撒嬌著要老公陪我去看演唱會?
綠光的戲,這兩年才開始接觸,人間條件第一次看就覺得很棒,6的主題是「未來的主人翁」,吳念真說世代交替的時機到了,帶著自己的兒子在舞台上演出,或許也是他傳承的一種方式。
便利屋,日本片總是和日本小說一樣,吸引我的總是那種冷靜不帶過度誇張的溫柔,逼著我們直視人生的各種問題,帶著笑與淚,一種節制的、平靜的、娓娓道來的故事。
11/1(六)蘇打綠演唱會。11/2(日)電影節:寂寞心風暴。電影節閉幕片:神的病歷簿2。11/14(五)4.48精神崩潰(南風)在衛武營。11/29(六)馬(南風戲盒)。
不知不覺就變成了蘇打粉,或許是青峰也是中文系的關係,覺得他的詞曲有些共鳴,是和其他歌手不一樣的地方,所以歌就這麼一首一首聽下去了。舞台與燈光的效果很好,我很喜歡,走一種細膩、多變的風格。
歐洲片,也是需要想的那種阿~與自己、與家人的關係,通常很難處理。日本片,除了直視人生,其實也帶點日式壓抑的幽默與誇張,把對於醫師的累與淚,辛酸又無奈的許多面說出來。
4.48與彼得‧謝佛的馬,都是南風選的戲,前者表現自身的掙扎,比較外顯;後者拉距其實也很明顯,不過非常壓抑,馬的後座力很強,畫面很深刻,也是我第一次近距離看舞台劇、第一次看到18禁限制級全裸,覺得今年看到這場,好像就非常足夠了。
12/6(六)再見沙特。12/13(六)陶淵明。
劇本其實我覺得寫得很好,把很無聊、很哲學的劇本,寫得很好玩,讓人物產生衝突,讓觀眾也進入劇本,每個人坐在自己的位置上,就是屬於自己的獨特視角。
導演毛懷宣的部落格,談了很多,越看越有趣,劇裡許多對話、口白都是重複或繞圈式的,看起來無意義,其實才是真正的意義。
尋訪陶淵明,是趨勢科技製作的節目,很努力、深入淺出的想將陶淵明介紹給大家,向陽、林義芝、胡衍南等集結詩界、學界大將,用活潑戲劇和舞蹈、音樂的方式演出。
以前有留票根的習慣,但後來發現打字會逐漸模糊甚至消失,也沒有留下來的理由,所以就捨棄紀念性了。(不過不死心的又買了票券黏貼本,希望明年的票券有個好歸處。)
後來,慢慢也常常忘記自己到底都看了什麼,沒有時間一篇篇寫,就乾脆來個年度總整理:)這裡指自己去外面看的戲或參加活動,不包含熱門電影、學校研習與演講。
原來,我的週末或週間晚間,不上班的時候有這麼多表演(近30場)充實了生活,時間就是要浪費在有意義的事情上阿~