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最近突然發現,原來我看事情的角度已經形成一個固定模式。
我總是太在意別人的眼光。
我總是太貪心,想要抓住許多東西。
我總是想太多又擔心太多。
我總是鑽牛角尖,不懂得變通。
我總是自我中心,又不夠自信,所以常踢到鐵板。

以上結論還可繼續延伸。

為什麼會領悟自己狹隘的證據呢?

首先,來自指導老師的一句話。妳寫論文何必在乎別人怎麼想呢?
因為我被一個問題困擾很久,所以和老師meeting的時候提出來,不過那是一個很大、討論下去會發展成另一篇論文的問題,就是因為我沒辦法處理,卻又想在自己的論文稍微輕描淡寫一番,不過要寫到什麼程度拿捏不準。老師聽到我的問題,先要我想與論文的相關性有多高,接著我說我瞭解其重要性,所以不得不提,老師這時就明白說,它很重要不代表你能處理,不需要考慮這個問題。

這個建議是場及時雨,因為我論文進度落後最大禍首,就是我經常卡在自己解答不出來的許多問題上,只要一個環節沒有過,我就無法繼續前進,而會去找相關資料想好好補起這個洞,結果,我的問題越累積越多,進度也就一直跟不上。

再來,最近跟小胖借相機玩,在拍攝的過程中更常發現,自己的取材取景經常重複,我沒有攝影技巧的背景,所以拍照都是憑感覺,小胖說:那就是妳看世界的角度。

月光機第一捲已經沖掃完畢,拍好玩的拙作可見相簿,底片機35張(僅放29張),我沒敢亂按、盡量讓主題多元,有人物、動物、植物、靜物等,第二捲要嘗試更多角度構圖。

拋開固定模式,多用新的方式想問題,是要繼續努力的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蘊清 的頭像
    蘊清

    字格絮語

    蘊清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