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image

運氣很好,前往第二堂課依舊是雨天,今天有在預估時間出發,不過附近不太好停車,所以到教室只剩不到五分鐘,剛上完洗手間出來、課程就開始了。

 

老師有自己的步驟,所以每次上課固定教學兩道菜,時間都差不多,今天洗碗花比較久的時間,但也沒有延遲太久下課。老師也不喜歡我們拍她示範的時候,強調不能錄音、錄影,拍照若拍到她的手部或身體也會不高興,所以上課的照片不多,就是好好專心聽講與動手烹調就對了。

今天只帶了一個小的(600ml)不鏽鋼圓餐盒,又輕又方便、如果要帶剩菜回家也有蓋子可以攜帶。

 

今日菜譜:絲瓜麵線、客家小炒。先奉上學姐的課堂筆記:

image          image

流程一樣是先洗菜、備料,然後因為麵線要處理比較久,所以先做這道。我們趁熱先吃了三組的味道,然後再做客家小炒,各組煮出來的味道真的都會有些微差異,這也是烹飪有趣的地方吧:)


這是所有食材。

image   


還有烹調過程的一些記錄。

 image      image


小技巧分享:

*絲瓜削皮要留綠色、不要削過頭變成白白的,因為綠色那層是它最富營養價值處,且留下綠皮、煮熟後的顏色也好看。切的時候用菜刀前緣,可以比較順手。

*絲瓜容易選到很老的,所以選購時,要挑顏色鮮綠、表皮粗糙,且蒂頭部分按壓時有彈性的絲瓜,最為新鮮軟嫩。

*蝦米要先泡開,蝦米水留著。如果吃素,也可以去掉蒜頭、蝦米,蝦米可換成枸杞、增添顏色。

*個人蠻愛吃麵線,所以當時看到課程表裡有這道時,覺得開心。其實我自己做過兩次絲瓜麵線,一次是麵線和絲瓜不同鍋,像處理義大利麵那樣,最後再將麵線放回平底鍋和絲瓜簡單拌炒;另一次則是一鍋到底,絲瓜半熟時放麵線,然後同時熟就能起鍋,個人覺得這個方式非常行雲流水、很喜歡。

*而老師教的作法,是麵線熟至透明,撈起泡冷水,然後將麵線捲成約一口狀大小,強調可以當成宴客菜、好看也好吃。然後絲瓜煮好後,才放置盤子正中央,走一個細緻路線。

*麵線曬乾時都有加鹽,所以煮時也不需再加鹽調味。各家麵線煮熟時間不太一定,可以拉起一根麵線觀察、只要已經呈現半透明,就代表煮熟了。

 

*現在上市場買肉,肉販會有三種機器,切片、切絲和絞肉。所以可以直接請老闆洗一下、用機器切絲,就不用自己切很久。

*今天醃的是豬里肌肉,跟上星期的雞胸肉醃法差不多,都是加調味料、水和太白粉後抓醃。肉至少醃15分鐘,也可以放冰箱冷藏讓肉更快入味。

*豆乾可以的話,平鋪在鍋底,慢慢煎至金黃,因為熟了會先盛起備用,所以一開始盡量煎至8分熟,會很香很好吃。

*魷魚建議買乾的回來自己泡,用千分之三的鹽水泡。皮比較拗口,建議可以直接剝除。

*加油或液體調味料,建議沿著鍋邊下、不要直接從中間加。

*調味料的測量,皆以平匙為主,鬆鬆的平匙,絕非尖匙,不要壓實、會過量。(另,學姐的筆記裡,鹽、糖都是以1/4匙計。)

 

刀工真的需要多練習,還有火侯控制,教室用的是生鐵鍋和特殊爐具,若在自己家通常用中火即可。調味料的拿捏也是門學問,還有食材何時下鍋與起鍋,都需要經驗判斷。

不過,自己煮感覺還是比較健康,也比較會願意好好吃飯。

 

arrow
arrow

    蘊清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