沒想到,我也有被催稿的一天@@
看來,這裡還是有些少少的忠實讀者的,謝謝你們常常點進來關心我:)
其實,開學以來的這個月,在學校時非常非常忙,每個星期都有要完成的新目標。
【工作方面】
因為新接二年級,不僅班級秩序要重新建立,也是我第一次帶高二,所以有很多惶恐與徬徨。
還好有同學和學長,偶而聽我吐苦水,也給我些具體建議,非常珍貴的打氣。
認識新同學,週記寫了兩回,和每個人都熟悉了一些;段考後,要進行團體與個人約談了。
申請獎助學金,也告了段落,我們班需要幫忙的同學算多,所以也知道了除了校內的補助外,助學貸款的申請方式等。
幾個勤勞又孝順的學生,也讓我寫了推薦語,申請校外的其他補助。
幫助弱勢與家中僅有較少收入的孩子,讓我心中出現很多掙扎,而我也尚未理清;目前,心裡的尺還在~如果只靠我一個人,或只羨慕他人而未自省,那麼我真的是無法接受的。
自己總該幫助自己,自己也總該做些什麼才是,否則,也就壞了我的原則了;給魚不如給釣竿,我目前仍這樣相信。
社會也是現實與殘酷的,我只能在我有限的能力範圍內幫助,而非濫用同情心。
還連帶想到,教育界的艱難,目前教師也漸趨服務業般管理,體制的變遷讓處事者亦有難處。
每學期的班親會,總是要緊張一次,帶的班是社會組,可能剛好大家都沒空,本次來的家長報名只有10位,當天尚有臨時缺席者。
不過,我依舊準備了簡報,且加進了「孩子的話」,我想家長會想知道,果然效果不錯。還有,也將座位排成馬蹄形,拉近大家的距離,除了孩子的名字立牌,也讓家長們互相介紹、說說想法。當週,也完成「給家長的信」,讓孩子帶回家。班級經營也開始要加入家長的力量了。
訪視外宿生也暫告結束,看看學生住的地方,和其他室友的互動等,以前自己外宿的經驗也浮現。
上週五的教師節,似乎是滿月的小小檢視,我過得真的是溫馨的教師節,而非被整的愚人節。目前覺得和科任班還不夠熟,所以上課時心裡會比較緊繃。導師班也還不那麼熟,但相對而言,去班上是比較舒服的。只是,有些小缺點還是要慢慢磨,也想加強她們的自信心。
然後,備課依舊速度慢,且因為沒有上過二年級,雖然課文或多或少有看過,但是不夠熟悉,且課程加重,因此準備起來又更費時。
例如,下一次的段考範圍有張愛玲的文章,所以上個星期開始,就開始借閱書、評論、影片,利用空堂、晚上的時間看,好容易才比較熟悉。
也有頓悟,必須規劃高二高三的系列課程,甚至可以從高一開始訓練與養成。高二的文學基礎與銜接,之後必定得安排的模擬演練與作文,想讓她們有顆喜愛文學的心,也有能應戰大考的實力。
最後,這學期給導師班的「第一課」:傾聽自己內心的聲音。
想想自己、認識自己,沈澱並給自己一些時間去思考與追尋。本來怕會太深,沒想到,幾個敏感的孩子已經有回應,我想,這課可以繼續。
【生活方面】
想轉換生活形態了,想改變心情。寒冷的冬天快來了,希望能有溫暖的心情過冬;一定要找人去跨年。
週末剪了頭髮,短了些、輕了些,比較容易乾、也還是可以綁起來。不過有點想再打聽新的合適髮廊。
又有點想去小旅行了,是該好好去走走了,所以見到老朋友,可以好好說話的時候,我總心急的想聽話、說話。所以非常非常期待台北行,排滿了想見的朋友們,要好好放鬆、不浪費車票。
心情總還是浮浮沈沈,有口難言的事,還是吞入肚裡吧,除非找到適合的傾訴與商量對象。
又開始了桌球與芭蕾,不過體重爆表的讓我有點難受。
看著不緊實的身軀,最近連自己都受不了了,飲食和運動似乎該雙管齊下。
發現了更新得很快的「線上看」,很快就狂追了幾部劇,好久沒有這樣了,不用考試真好。
但是,電影卻看得少了,沒時間、沒力氣去電影院,也是想省錢,所以看得少了。
雖然有了固定收入,不過覺得開銷更大了,有機會真的得學點理財,也該控制支出,不能一直提高預算買東西。
要存錢買機車。
壓力不能積壓太久,否則理智線斷掉,回過神來,連我自己都有些恍惚。
有時失眠,最近則是連週末都在固定時間醒來,甚至醒得更早,不過又都繼續賴床。
週末宅在家的機率很高,睡覺最有補償作用,想看書也還是會跑圖書館。
下班時間依舊是六點以後,放學後編講義或是改週記,回到家八點也是常有的事。
在這裡工作,就必須有忙碌與高壓競爭的覺醒,所以首先必須在自己內心取得平衡。
總之,繼續加油吧~做自己該做的事、做自己想做的事。